聯合國:機器人將取代開發中國家 2/3 的勞動人口

產業機器化看似是已開發國家的玩意,但最近聯合國於貿易及開發會議(UNCTAD)中公布的報告提及,機器自動化對於開發中國家的影響力遠比已開發國家影響大。

(圖:Associated Press)

低勞動成本的優勢?

報告內容指出,在已開發國家,機器人的使用量有上升趨勢,開發中國家不再擁有低成本的優勢。另一份由世界銀行發表的報告指出:「由於在開發中國家運用機器取代人力的情況比起其他地方更為普遍,很多原先以人力作為勞動力的職位都經已蕩然無存了。」

這意味著在開發中國家中,低技術工作在全面自動化的威脅下變得岌岌可危,很容易被機器所取代。因此,在開發中國家,接近三分之二的工作種類都有可能因機器的廣泛運用而消失。

這份報告亦指出,自動化可影響經濟開發,例如「生產工業」,已經出現了由開發中國家「回流」到已開發國家的情況。

 (圖:Associated Press

維護人類的權益

隨著機器人在工業上的應用日益上升,不少社會問題亦浮現眼前:如何減輕機器人霸佔開發中國家的市場?如何保障人類以及國家經濟步入機器自動化的局面?

根據報告所指,未來產業自動化的走向將受政策影響。換句話說,國家需預先制定相關政策去解決因為工業自動化而衍生的失業問題。當然,這不是一件容易之事。

其中一個解決方針,便是實施全民基本收入(Universal Basic Income), 不論就業及經濟情況,保障所有市民的收入。這個系統的可行性仍在爭論當中,但近年在芬蘭等國,已有實驗結果證明全民基本收入減緩自動化的有效性。數據顯示,未來全民基本收入亦能適用於其他國家。

最後報告總結說:「顛覆性的科技往往擁有一系列的好處和風險。在引入新科技來建設更美好的社會的同時,我們亦應該衡量其中的危機。」

 

參考資料:

Kozul-Wright, R et al., (2017). Robots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.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. Retrieved from

 

 

(本文經明日科學同意授權轉載「聯合國:機器人將取代開發中國家 2/3 的勞動人口」)

 

  • 如需轉載、引用本篇文章,請先與我們連絡!
  •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「工業技術研究院」持續創作的能量!感謝您!
  •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發表意見
延伸閱讀
關鍵標籤
觀看更多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