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效的電網管理可加強電業資產的使用率,若能整合新能源於系統中,將能減緩對環境衝擊。

在2025邁向綠色能源政策下,再生能源加入既有供電系統,宜積極搭配近代科技工藝,建立安全、有彈性和適應性強的現代化電網,提高供電穩定與電力永續發展。

夏日炎炎,還在為「備轉容量率低=缺電」而緊張嗎?面對用電量極大的炎炎夏日,建立「效率優先」的夏季尖峰戰略,就能擺脫夏日缺電焦慮!

要能維持供電穩定的關鍵,就要靠「軟硬兼施的輔助服務」來強化電網韌性,政府相關單位必須正視。

炎炎夏日來臨,冷氣冰箱使用量大大增加,但你知道老舊電器正默默的吃掉你的電費嗎?根據工研院統計,全台灣逾4成冷氣冰箱使用超過十年,這些老舊電器耗電量非常可怕!

需量反應(Demand Response)可有效調節供需,是目前全球正當紅的電力管理機制,為提升電力使用及管理效率的解方之一。

鄰近的電力設施互聯並行運行,提高了供電可靠性和經濟性。由發電廠、輸配線路到用戶,電網是一個生命共同體,每個角色都很重要,小自節約能源或參與需量反應,大至投資電廠,對於電網都有貢獻。

德國自1990年開始支持再生能源發展,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,成功帶動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快速成長。然而,隨再生能源占總電力消費比重不斷上升,對既有電網的影響與考驗也逐步浮現。

工研院成立「電網管理與現代化策略辦公室」推動電網管理技術和解決方案,並舉辦系列電網管理研討會,透過產學研專家與廠商的交流,傳遞電力系統的正確觀念。 

工研院發起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,聯手24家產學界大咖做產學媒合,規劃1年培育上千名電力相關人才,藉此強化台電內部中生代接班能力的養成。

供電的品質與效益,建構在電力系統的可靠度上,工研院特別邀請美國德州電力可靠度委員會(ERCOT)的黃舜賢博士,就該機構負責管理調度德州電網的經驗,提供加強電網韌性的實務做法作為參考。